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,公务员最终报考人数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怎么了解某个岗位公务员的报考人数?
想要了解某个岗位公务员的报考人数,可以通过招考单位发布的招聘公告或者招聘信息了解。通常,在这些信息中,单位会给出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。
此外,可以查看各个省级、市级人力***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网站,他们会定时发布公务员招聘信息及报考状况。
同时,各大招考平台如中国人才网、中公教育、智联招聘等也会提供最新的公务员招聘信息和报考数据。需要多方查阅信息、收集比较,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某个岗位公务员的报考人数。
中国公务员人数统计2021?
2021年全国各省市及国考共计招录人数为180811人,因为西藏和新疆区考尚未发布公告,如果将其统计在内的话,招录人数还会更多。
国考依然是2021年度公务员招录人数最多的考试,计划招录人数25726人,占到了总人数的近15%,报名人数达到了125万。招录人数仅次于国考的则是广东省考,全省共招13708人。往年,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是单独招考的,今年也一块合并到省考中来,所以招录比去年增加了1400多人。
公务员报考人数大于5:1什么意思?
公务员报考人数比例大于5:1,意味着这个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。通常来说,一个公务员岗位的报录比在3:1以下比较合理。如果报录比达到了5:1分之更高的水平,那么意味着这个岗位的报名人数非常多,竞争压力非常大,想要被顺利录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
为什么这几年,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?是待遇越来越好了吗?
待遇不算很好,但稳定长远。
公务员一直都是我国最稳定的工作,没有之一!待遇上不算丰厚,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,市级以下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发展前途,但就是一个“稳定”“长远”就能碾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单位!
中国的私人企业存活时间平均只有三年左右,鼎盛如腾讯,华为,阿里巴巴最多也就是四十年,存活百年以上的私人企业那只有餐饮界的烤鸭,包子,点心等。你好不容易经过千挑万选进入了一家知名私企,干得正欢实呢,说不行就不行了,就比如恒大,几年前是多少天之骄子梦寐以求的,现在谁还敢去呢?
公务员入职以后,只要你努力工作,按规章制度办事,不胡乱作为,一般都能干到退休,差别也就是处级,科级,办事员级的差别了!
公务员这么持续高热,对国家来说也不是好现象!毕竟体制内的公务员很难带来技术的革新!发明创造,拓展新的经济模式还是需要更多勇于担当,敢于尝试的人去拼搏!我哭得公务员的待遇是要向下预期的,毕竟整个国家的精英都去求稳求长远这对国家发展不利!
但现在看来,尤其是在天灾人祸面前,体制内的公务员抗压能力最强,对于普通人来说,性价比最高!
我也是一名公务员,从我的角度来分析,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公务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一是公务员考试为大家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平台。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核心就是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,让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在考试面前***平等,打破身份、地域等方面的限制。
二是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吸引力。公务员职业有比较好的社会声望,给管理人员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途径;
三是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。2021年,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近1000万,就业形势不容乐观,再加上近几年疫情肆虐,很多行业破产倒闭,因此有不少人失业,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紧迫。而公务员的工作和待遇都是相对稳定的,所以大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做一种新的工作途径。
不是待遇越来越好,而是公务员相对于企业更加稳定,就比如这次疫情,有多少公司的普通职员被辞退了,很多人失业了,可是还有房贷车贷要还,生活压力一下子就变得特别大,所以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能是很多人需要的。
不是,胜在稳定。听我老公的钓友说,今年下半年开始,他们的工资反倒是少了一些(xx局公务员),但胜在每个月能按时发工资呀!在少拿了的情况下,也比我们打工一族的工资高。而我们当地一些跑销售的、开店当老板的都是叫苦不迭,嚷嚷着疫情过后没生意。所以说年轻人们图稳定,才会纷纷去考公务员。
因为大部分人终于醒悟:原来我只是普通人。
如果能够在体制外,成为时代的弄潮儿,成为了***羡慕的ceo,谁会考公务员;
如果能够抓住时代封口,投身高收入工作,趁着年轻进去互联网行业奋斗,攒下巨款,早早退休,谁会考公务员;
如果你是最前沿的“后浪”,直播、带货,风生水起,谁会考公务员;
但是啊,很多人发现,自己只是个“差不多”的人,有着“差不多”天分,付出“差不多”的努力,过着“差不多”生活。
所以,他们愿意考公务员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anglessons.com/post/289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