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待遇,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待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待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法律硕士待遇怎么样?
各种就业方向看法硕就业
首先薪水不象某些人想的那样低,担心薪水低是根本没有必要的。毕业以后找的工作多种多样。法硕毕业生有做公务员的,有到公司做法务的,有去法院的,有当老师的,还有去律所的。
1.先说做公务员的。做公务员的薪水南北有比较大的差异。比如北京的远远比不上深圳广东的。广东那边因为公务员工资各个机关都已经统一标准,相差不大。北京的公务员却有差别。部委的公务员没有下面北京市的公务员挣得多。
2.再说到公司做法务。这种机会不是很多。因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自己的法务部。能够进去是很难得的一件事,可以学东西。外资银行一般很少招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,内资银行每年招一定的法律专业毕业生。外资银行待遇向来是不错的,比如汇丰银行是以8000/月起。内资银行的待遇也可以,一般薪水从4000/月起。比如北京市工商银行都很不错的。不过说实话,进银行的发展前景不是很好,如果你本科是学金融的就很好发展。保险公司待遇一般,没有银行的好。但是一样可以解决户口问题。不过保险公司对法务的需求不是很大。外企招应届生不是很多,但还是有同学去了外企,比如安利(广东)。薪水在5000-6000之间。
3.再说去***的。我只说北京***的情况。朝阳***和海淀***是待遇最好的两个***,薪水要远远高出5000/月。检察院的待遇没有***那样好,跟一般的北京市机关一样。
4.当老师的没有上面几个挣的多,而且法硕毕业只能从事一般行政工作,每个月不少于3000的稳定工资。
5.去律所工作刚开始可能是低些。北京律所比上海和广东还可能好点。不过一些所给的薪水也不错。
学法硕的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本科专业的优势。学金融的就进银行,学工的去企业或者机关,学英语的进外企,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。做2-3年以后再考虑是否做律师是很稳妥的一种办法。而且从那时以后发展就会顺的多,在银行做了几年大可以去做金融证券方面的业务,学工的去做知识产权,学英语的做涉外的。
2020应届硕士,北京户口+税后8k+,这个offer是什么水平?
谢谢邀请,本人毕业很多年了,所以对目前应届生期望薪资和能拿到的薪资没有很详细的研究,但是从最近的统计看,北京户口+8k税后,算中等偏上吧
首先是这个北京户口
其实对于北京户口,目前很多单位已经很难解决了,至少我们单位的硕士都不能全部解决户口,所以对于一个想在北京落户的人来说,这是比较有吸引力的,当然如果您不在乎,那另说。
薪资
税后8k,因为新毕业的,五险一金扣的都很少,所以税后8k的话,也就不到1万的税前,和2019年统计的大学生薪酬1万1比,也就平均水平。
总结
其实按本人的建议来说,题主看一个offer,还是要看几个方面的,一是你是否喜欢一个稳定的工作,这个offer是否符合你的要求;二是这个工作的平台怎么样,其实大部分人第一份工作拿的都不多,但是你需要看你能学到什么。希望题主能尽快完成学生到职场的转换,祝成功吧
这个必须要恭喜你,在今年特殊的大环境下找到了北京的工作,并由此获得了北京的户口,可喜可贺。
由于问题描述中所提到的工资为税后工资8K以上,那么我们折算一下,税前大概在11K左右。
这个是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统计,由于***样数据比较多,可信度比较高。由图看出,本科生月均工资7.2K,当然这个工资应该是税前的。硕士毕业生肯定要比这个高,那么本问题中,税前11K,符合常规。
我们接着看看北京硕士毕业生的工资,由于样本比较少,所以可信度一般,但是也能大概看出相应的工资趋势。
由上图看,硕士毕业生平均工资10.8K,这和问题中所描述的税后8K大致相符合。由于是平均,单从工资上看并不高,不过考虑到有北京户口,那么这个收入还算可以。
我们知道,很多应届毕业生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,经常面临一个选择:高薪+无北京户口,低薪+北京户口。
而北京户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住房、子女上学、医疗、车牌摇号等等,都可能会牵扯到。
另外,由于问题描述中并没有透露相关企业以及岗位,所以我们不好对提问者未来的发展做判断。
但是从能提供北京户口上看,这个单位相对还是不错的,因为能提供北京户口的企业还是少数,一般集中在事业单位,大型央企总部,大型国有企业,知名企业等。
你提到北京户口,说明你非北京本地人,现在落户北京,在北京工作,那么北京的房子肯定要考虑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待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待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anglessons.com/post/26854.html